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获悉,中宣部、教育部日前制定并发布了《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》。《计划》强调,要整体推进教材、教师、教学等方面综合改革创新,编写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、教师好用学生爱读的系列教材,建设一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、真懂、真信、真用的教师队伍,培育推广理论联系实际、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多种教学方法,重点建设一批教学科研皆强的马克思主义学院,逐步构建重点突出、载体丰富、协同创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,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,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,加强法治教育,坚持不懈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、进课堂、进头脑,不断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,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、终身受益、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。
《计划》指出,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,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,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,必须始终摆在突出位置,持之以恒、常抓不懈。
《计划》指出,近年来,在党中央领导下,各部门和各地各高校认真实施新课程方案,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,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,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、进课堂、进学生头脑。但一些地方和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重视不够,统筹推进教材修订完善、教师队伍建设、教学方法改革的意识不强,教师队伍建设不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需求,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、实效性的瓶颈亟待突破。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,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性、长期性、艰巨性、复杂性,攻艰克难,勇于创新,切实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办好。
根据《计划》,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主要任务包括:推进统编教材编写使用,构建面向教师和学生不同对象,辐射本专科生、研究生各个层次,涵盖纸质和数字化等多种载体,体现思想性、科学性、可读性相统一的立体化教材体系;提高专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,建设一支理想信念坚定、师德高尚、理论功底扎实、教学效果良好的高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,形成专兼结合、结构合理的教学人才体系;改革教学方法,创新教学艺术,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、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,理念手段先进、方式方法多样、组织管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;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规范化建设,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为哲学社会科学优势学科,构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引领,相关学科为补充,有效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学科体系;健全完善评价标准,紧密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、教师、教学等实际,构建有利于激发各方面积极性,全面系统、科学规范、运行有效的综合评价体系;建强独立二级机构,重点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学院。
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》的重点建设内容包括:以统编教材为基础,建设思想性、科学性和可读性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材体系,把师生评价作为教材修订重要标准,吸收一线师生参与教材修订工作;切实提高专职教师整体素质,建设专兼结合、结构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才体系,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任职资格制度,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制度;积极培育和推广优秀教学方法,建设理念科学、形式多样、管理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体系,5年内遴选和培育100个形式新颖、效果良好、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;努力强化实践教学,建设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,实施卓越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计划,加强学生理论骨干培养;努力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,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引领、相关学科为补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支撑体系,切实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成优势学科;坚持管理与激励并重,建设导向明确、系统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评价体系,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宏观管理,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,鼓励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教学内容、创新教学方法、提高教学实效上;切实加强统筹协调,建设有利于形成工作合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条件保障体系,建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,各地各高校要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专项经费投入,并随学校经费的增长逐年增加。(记者 翁小平 见习记者 李澈)